上周五,记者和重庆本土音乐人杨亚去鱼洞兴华造船厂寻找手工吉他制琴师小灰。杨亚告诉记者:“我弹过李宗盛制的琴,小灰的琴做得更好。”
小灰姓尤,33岁,重庆人,他10余岁玩吉他,8年前从上海回到重庆开琴行。他还是美国手工吉他制琴师协会会员,多位重庆本土音乐人称在重庆只有小灰才有这个资质,但少有人知道他就在重庆。
打造一把琴要用到100多种工具
记者和杨亚以及音乐人平哥来到了小灰位于造船厂三楼的制琴工作室。工作室有100多平方米,客厅、厨房和3个房间都摆放着机器。窗户最大最亮的那间屋,是小灰雕刻、细致打磨的地方,一面墙上整齐地排列着螺丝刀、磨具等上百种工具,与其相对的墙上还挂着制作的吉他模型。
“制作一把琴,这100多种工具都用得上。”小灰称他主要制木吉他、电吉他、爵士吉他,每把起价15000元,制一把需1个月左右时间。到现在他已经做了100多把。平哥告诉记者,小灰工作室的工具估摸算价值20万,几乎倾尽他这8年来的所有。
倾其所有开工作室 制琴是份苦差事
8年前,小灰从上海回到重庆开了个琴行,但是觉得还是不能表达他对吉他的爱。他偶然看到吉他制作,就查了3个月资料,花500元买块木头开始制作他的第一只吉他。据小灰妻子谢女士回忆,小灰对制琴很是疯狂,这个工作室几乎倾尽他们所有,甚至卖掉了家里的房子。“每当差什么工具的时候,他连做梦都在说。”谢女士说道。
谢女士说,他们穷的时候没钱吃饭,连电话费都缴不起。但小灰的疯狂丝毫不减:他经常下午4点才吃早饭;熬夜设计吉他图形;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0小时。“最疯狂的是,他走路遇到什么都在想会不会和琴相关。”谢女士告诉记者,因为丈夫对吉他的执著和爱好,但凡看到木材,他都能用肉眼估算厚度,精确到毫米。
8年来搬了10次家 现在把制琴当享受
小灰称枯燥的制作过程、没钱吃饭,他都能克服。而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室,才是最头痛的。从回到重庆到去年,他们来来回回搬家都有上10次。这么折腾了几年,他们终于在去年认识了造船厂的谭远志,并将工作室搬进了那里。“来到这里我才知道自己那些年都不叫生活。”小灰说,曾经的生活全都是琴,而现在他空闲时就喝喝茶,心情得到更好的调整和放松,“我觉得琴就该融进生活中,那样才不会辛苦,反而是种享受。”
朋友谭远志告诉记者,小灰的琴不仅被国内吉他玩家收藏,就连他在西班牙的朋友也托他向小灰购买了一把,称赞是看到过的最好的琴。和小灰有8年交情的黄先生对小灰忘我制琴最初是不看好的,认为制作一把花耗太多时间,当作兴趣爱好还行,但不能当饭吃。小灰妻子谢女士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称他是疯子,不过她还是支持他。
来自:广州大众搬屋